第3章 分别
在这三周如履薄冰的日子里,他仿若一只原本自在翩跹于熟悉花丛中的蝴蝶,却不慎误闯了一片陌生而又充满荆棘的花丛,在其间迷失了方向,饱受重重困扰与煎熬。
重点班的老师,或许是出于对成绩与纪律的极致追求,那话语总是如绵里藏针般隐晦,阴阳怪气的语调,似是一把把精心伪装的利刃,每一句都如同一根细小却尖锐无比的刺,悄无声息却又精准无误地不断刺痛他的自尊。
那看似不经意的批评与暗示,在苏童的心中刻下了一道道难以磨灭的伤痕,让他在每一次面对老师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和害怕。
仿佛老师那锐利的目光能够穿透他内心深处最隐秘的角落,将他所有的秘密都暴露无遗。
每次与老师对视,他的心就会像一只受惊的兔子一样砰砰乱跳,喉咙也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似的,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而当老师向他提问或者批评他的时候,那种紧张感更是瞬间飙升到了极致,让他觉得自己好像站在了悬崖边上,稍有不慎就会跌入万丈深渊。
内心充满了不安与自我怀疑。
每日里高强度的训练安排,如同沉重的枷锁,将他的精力一点点抽离,身体与精神皆被拖入极度疲惫的深渊。
课堂之上,他的意识渐渐模糊,终是难以抵挡困意的侵袭,不知不觉间沉沉睡去。
而讲台上的老师,却未对他的疲惫有丝毫体谅,毫无顾忌地提高音量,那尖锐的声音如利箭般首首刺向他,将他从睡梦中粗暴地唤醒,还伴随着冰冷且刺耳的斥责:“若是想睡觉,便回平行班去,重点班容不下这般懈怠之人。”
他瞬间被羞愧的情绪紧紧包裹,只能将头深深埋下,双唇紧闭,一言不发。
每当老师例行检查作业之时,他的作业本上总是一片空白。
这无疑又成了老师发泄不满的导火索,迎接他的是一连串毫不留情的羞辱与奚落。
那些话语如锋利的刀刃,一下一下割扯着他的内心,让他在这重点班的教室里,如芒在背,尊严扫地。
而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并非他所期待的那般融洽与友善。
那看似无形却又无处不在的隔阂,犹如一堵无形的高墙,将他孤零零地隔绝在群体之外。
每当他试图融入集体的讨论与活动时,得到的往往是冷漠的眼神或敷衍的回应,这让他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如同置身于一座荒无人烟的孤岛之上,西周是无尽的孤独与无助,无论他怎样努力地呼喊与招手,都难以获得他人真心的接纳与回应。
更令他难以承受的,是那如小山般堆积而起的繁重学习任务。
一本本厚重的教材,一张张密密麻麻的试卷,一堂堂紧凑而又高强度的课程,如同汹涌澎湃的潮水,一波又一波地向他席卷而来,将他彻底淹没。
他每日都在题海中苦苦挣扎,几乎没有片刻喘息的机会,那沉重的学业压力,像一块巨大的石头,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让他的每一次呼吸都变得艰难而又沉重,渐渐地,他感到自己的精力与热情在这无尽的压力下被一点点消磨殆尽。
诸多这般令人心力交瘁的因素相互交织缠绕在一起,如同一团乱麻,死死地困住了苏童,使他对这个原本充满期待的重点班彻底心生退意。
最终,在无奈与疲惫的双重驱使下,他的家人通过各种人脉关系,犹如为他在困境中开辟出了一条逃生的通道,将他转回了那个曾经无比熟悉、充满温暖与欢笑的原来班级。
当他再次踏入原来班级的那一刻,就仿佛久旱逢甘霖,又如历经风雨的游子终于回归故乡。
他整个人像是被注入了无尽的活力与生机,那快乐简首如决堤的洪水,不受控制地满溢出来。
那是一种源自灵魂深处、最为纯粹而又自然散发的愉悦,毫无丝毫的掩饰与做作。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嘴角始终挂着灿烂的笑容,迫不及待地与我分享这份失而复得的喜悦,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重新回到班级后的种种感受与经历。
然而,当我听闻这个消息时,内心却仿若遭受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袭击,瞬间掀起了惊涛骇浪。
心中好似被一只无形却力大无穷的大手紧紧攥住,一阵阵地剧痛难忍,每一次心跳都伴随着钻心的刺痛,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而又艰难,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扼住了我的咽喉,让我几近窒息。
但我深知,不能让他察觉到我内心的波澜起伏,于是我强装镇定,努力地调整着自己的表情,如同一位训练有素的演员,极力让自己的面容看起来如往常一样平静无波,波澜不惊。
我故作轻松地装作不经意地轻声问道:“为什么要转回去呢?
好多人都对重点班梦寐以求,拼尽全力想要跻身其中,却始终求而不得。”
他依旧是那副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模样,满不在乎地耸了耸肩膀,脸上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笑意说道:“这里的学习压力实在是太大了,我真的扛不住。
每天都感觉自己像是在黑暗的隧道里独自前行,看不到尽头,这种感觉太可怕了。”
我在心里默默地思忖着,这与实验班那令人窒息、如炼狱般的高压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实验班的日子里,我每日都在极度紧张与疲惫中度过,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在与时间赛跑,与自己的极限做斗争,那才是真正的身心俱疲。
可我终究没有将这句话说出口,只是静静地、默默地看着他那洋溢着轻松与惬意的笑脸,心中却如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各种滋味混杂在一起,难以言表。
下课铃骤响,仿若一阵欢快的号角,打破了教室的宁静。
苏童曾在的班级里,那些热血的男同学们,像是听到了无声的召唤,瞬间自发地从教室各处涌来。
他们的热情如燃烧的火焰,二话不说便七手八脚地帮苏童搬起那堆积如山的书本,小心翼翼地挪动着他的各种物品,仿佛在进行一场无比神圣的使命。
与此同时,一群女生宛如一群灵动的精灵,带着银铃般的笑声,欢笑着迅速簇拥在苏童身旁。
她们那明亮璀璨的眼眸里,闪烁着毫不掩饰的对苏童回归的欣喜光芒,清脆的笑声交织在一起,似是一曲欢快的乐章,奏响在这课间的教室里。
而来自重点班的同学们,也满脸眷恋地围在苏童身边,你一言我一语,言语中浸透着满满的不舍与丝丝缕缕的牵挂,那真诚的模样,仿佛苏童此去,便是山高水远的离别。
在这热闹非凡、仿若众星捧月的场景里,唯有我,宛如一座孤岛,独自***在自己的座位上。
我被那喧嚣的人群彻底隔绝开来,周围的欢声笑语像是隔着一层无形的玻璃,无法渗透进我的世界。
我微微张了张嘴,试图说出些什么,可送别之语却好似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哽在喉间,那本应脱口而出的祝贺话语,也似被死死锁住,无法出口。
我的内心犹如打翻了五味瓶,各种复杂的情绪相互交织、碰撞。
苦涩、失落、不舍、无奈……诸般滋味如汹涌澎湃的潮水,将我整个人彻底淹没,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在眼前发生,却无力改变。
课间的十分钟,短暂得好似只是眨眼之间,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
苏童在即将离去之前,脚步缓缓顿在我的桌前。
他微微俯身,目光诚挚而温暖,仿若春日里的暖阳,轻轻柔柔地洒在我身上,轻声说道:“加油,我走了,拜拜。”
我听到这声音,微微仰起脸,努力挤出一抹微笑,那笑容却带着一丝难以言说的牵强与落寞,我轻轻回应:“拜拜。”
然而,在那看似平静的笑容之下,我的心却似被狠狠投入了一块巨石的湖面,瞬间泛起千层波澜。
那波澜汹涌澎湃,久久难以平息,复杂的情绪如脱缰的野马,在我心间肆意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