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确立关系章
我的话似乎让他有些不知所措,他只是局促地低下头,用勺子机械地搅动着那杯几乎没加糖的黑咖啡,耳根的红晕蔓延到了脖颈。
真是个容易害羞的家伙,我想。
与未来那个面对千军万马也面不改色的美国队长相比,现在的史蒂夫·罗杰斯青涩得像一颗未熟的果子。
“我只是……做了我认为对的事。”
他重复道,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
“坚持对的事,本身就是一种勇气。”
我轻轻咬了一口侍者刚送上的苹果派,甜腻的滋味在舌尖化开,是这个物质相对匮乏年代难得的慰藉。
“尤其是在所有人都告诉你‘你不行’的时候。”
史蒂夫抬起头,蓝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似乎没想到我能理解到这一层。
他沉默了几秒,像是在组织语言,然后才慢慢说道:“很多人觉得我傻,或者……不自量力。
巴基——我最好的朋友——他也总是担心我,觉得我该找份安稳的工作,离战场远点。”
“但你还是一次又一次地去尝试。”
我注视着他,“这份坚持,就足以让很多人羞愧了。”
我说的是实话。
在我漫长的生命里,见过太多拥有强大力量却选择漠视与逃避的存在,反倒是眼前这个瘦弱的青年,拥有着他们早己遗失的品质。
“我……我没想那么多。”
他被我看得有些不好意思,拿起咖啡杯喝了一大口,试图掩饰尴尬,“只是觉得,如果每个人都因为困难就退缩,那还有谁会站出来?”
话题自然而然地展开了。
我们聊起了布鲁克林,聊起了他长大的街道,聊起了他那个在战场上牺牲的父亲,以及做护士的、坚强而温柔的母亲。
史蒂夫的话渐渐多了起来,虽然谈及自己时仍带着谦逊和羞涩,但当他说起那些他坚信的理念——关于正义、责任和牺牲——时,他的眼睛会发光,语气会变得坚定,甚至忘记了紧张。
我能感觉到,他内心深处非常渴望被理解,渴望有人能看见他瘦小躯体里包裹的巨大灵魂。
而我只是一个耐心的倾听者,适时地给予肯定和共鸣。
这对于一个常年被忽视、被否定的年轻人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那么,晚星小姐,”他终于将话题转向了我,带着好奇和礼貌,“你怎么会一个人来到布鲁克林?
你的家人呢?”
是时候抛出我准备好的设定了。
我微微垂下眼帘,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带着些许乡愁的忧郁:“我的父母……在一次意外中去世了。
我从西海岸过来,算是……换个环境吧。”
这个背景故事简单、常见,且容易引发同情,能很好地解释我为何孤身一人,又为何似乎对他这个“本地向导”有所依赖。
果然,史蒂夫的脸上立刻露出了同情和歉意:“对不起,我不该问的……没关系,”我摇摇头,挤出一个坚强的微笑,“生活总要继续,不是吗?
就像你,即使被拒绝那么多次,也还在努力。”
他将我的“遭遇”与他的坚持类比,眼神里多了几分同病相怜的暖意。
我们的距离,在一次咖啡时间的交谈中,无形地被拉近了。
这次“偶遇”之后,我的“攻略”计划正式展开。
我深知,对于史蒂夫这样内心骄傲且目标明确的男性,过于主动和花哨的追求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润物细无声的陪伴和理解,才是打开他心扉的钥匙。
我利用系统提供的信息和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时空定位能力(对我而言确实是微不足道),总能“恰好”出现在他常去的地方。
我会在他又一次被征兵站拒绝后, “偶然”在附近的公园长椅上遇到垂头丧气的他,递上一杯热可可,什么也不问,只是静静地陪他坐着,看秋天的落叶。
起初他只是礼貌地点头,后来会主动跟我倾诉几句 frustrations(挫折)。
我会去那个社区小剧场看他们的业余演出,即使布景粗糙,表演青涩。
每次演出结束,我都会等在后台入口,不是为了看主角,而是为了对忙着收拾道具、满头大汗的史蒂夫说一句“今晚的灯光效果很棒”或者“你画的那张背景海报很有感觉”。
他会不好意思地笑笑,蓝眼睛在舞台残余的灯光下亮晶晶的。
我知道他经常去图书馆查阅军事历史和战略书籍,尽管他的身体条件被拒之门外,他的头脑却从未停止为报效国家做准备。
我会坐在他不远处的座位,看我自己带来的书(内容从星际物理到西十年代流行小说,随心所欲),偶尔在他遇到不解之处、眉头紧锁时,会“恰好”知道某场战役的某个细节,或者某本军事理论著作的某个观点,用看似不经意的方式点破。
他会惊讶地抬起头,然后我们便会展开一场低声而有趣的讨论。
他逐渐发现,我这个看似柔弱的“华裔女孩”,知识面竟意外地宽广,而且总能理解他那些在别人看来“不切实际”的雄心。
我也见过他的好友,巴基·巴恩斯。
那是个英俊开朗、很会逗女孩子开心的年轻人,与史蒂夫的内敛形成鲜明对比。
巴基第一次在咖啡馆看到我和史蒂夫在一起时,惊讶得下巴都快掉了,随即露出一个“好小子,真有你的”的暧昧笑容,用力拍着史蒂夫的后背,搞得史蒂夫面红耳赤。
巴基对我很友善,但眼神里总带着一丝审视,似乎在判断我这个突然出现在他好友身边的“神秘东方女孩”是否别有用心。
我坦然应对,举止得体,渐渐地,巴基的眼神也变成了真诚的欢迎,甚至私下对史蒂夫说:“罗杰斯,你走了什么运?
林小姐看起来棒极了,又漂亮又聪明,关键是——她居然能受得了你那些关于战争和正义的长篇大论!”
我们的“约会”平淡得几乎不像约会。
没有电影(他买不起两张票,我也表示对嘈杂的电影院兴趣不大),没有跳舞(他自称毫无节奏感),更没有昂贵的晚餐。
我们最多的就是在公园散步,在图书馆看书,在廉价的咖啡馆或小餐馆分享一杯咖啡、一份点心,然后进行长时间的、深入的交谈。
我们谈论战争、理想、书籍、对未来的憧憬,也谈论生活中的琐事。
我发现史蒂夫不仅有着金子般的心,还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一种苦涩却真诚的幽默感。
我小心翼翼地隐藏着我的超凡,扮演着一个聪慧、独立、但同样在这个动荡年代寻求温暖和理解的普通女孩。
我会在他咳嗽时(那讨厌的哮喘)流露出自然的关切,会在他因为体型被街头混混挑衅时(这种情况并不少见),用一些巧妙的、看似“幸运”或“巧合”的方式帮他解围,而不是展现任何超常的力量。
有一次,几个小混混围住他,我“恰好”引来了附近的警察;另一次,我“不小心”弄掉了手提包,里面的东西散落一地,吸引了混混的注意力,给了史蒂夫反应的时间。
他每次都会因为“连累”了我而感到愧疚和愤怒,更加坚定了要变强、要保护重要之人的决心。
我能感觉到,史蒂夫看我的眼神在变化。
从最初的陌生、警惕,到熟悉、信任,再到后来,那抹蓝色中开始掺杂着越来越多的温暖、欣赏,以及一种连他自己都未必察觉的、小心翼翼的眷恋。
他会开始注意自己的着装,尽管衣服依旧旧旧的,但会尽量保持整洁;他会提前到达我们约定的地点,不安地踱步;他会在我提到喜欢某本书后,跑遍几家旧书店帮我找到;他会在我偶尔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时,笨拙地安慰我,说布鲁克林也会成为我的家。
这种纯粹的情感反馈,对我来说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我不需要动用毁天灭地的力量,不需要展示穿梭时空的神迹,仅仅是通过倾听、理解和陪伴,就能让一个灵魂逐渐向我靠近。
这种感觉……并不坏。
当然,那个聒噪的系统时不时会跳出来刷存在感:[滴!
目标人物好感度持续上升!
当前等级:深度信任。
请宿主再接再厉,向“恋人未满”阶段迈进!
建议可适当制造一些浪漫氛围或肢体接触哦~]我对这种数值化的提示嗤之以鼻。
感情若是能如此简单量化,那与程序何异?
我自有我的步调。
时机在一个微凉的秋日下午成熟。
我们再次坐在那个熟悉的公园长椅上,分享着一袋热烘烘的糖炒栗子。
史蒂夫刚刚结束又一次失败的参军尝试,这次的理由是他的视力。
他看起来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沮丧,沉默了很久。
“晚星,”他终于开口,声音有些沙哑,“有时候我觉得,他们是对的。
我可能……永远也做不到我想做的事。”
我没有立刻用空泛的安慰搪塞他。
我只是放下栗子,转过身,正对着他,非常认真地看着他的眼睛,说:“史蒂夫,重要的不是你能否穿上军装,而是你始终准备着为信念付出一切的心。
这份心意,比任何体格标准都珍贵。
我……我一首能看到你身体里那个真正的战士。”
我的话语很轻,却重重地落在了他的心坎上。
史蒂夫怔怔地看着我,蓝眼睛里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挫败、感动,还有一种被深刻理解后的震动。
公园里很安静,只有风吹过落叶的沙沙声。
他忽然深吸一口气,像是鼓足了毕生的勇气,伸出手,小心翼翼地、略带颤抖地覆盖在我放在膝盖的手上。
他的手掌不算宽大,甚至有些瘦削,但很温暖,带着薄薄的茧。
“晚星,”他的声音依旧有些紧绷,但眼神无比专注和真诚,“谢谢你……谢谢你能看到这些。
我……我不知道如果没有遇到你,这段日子会多么难熬。”
他的手心有些汗湿,但握得很紧。
我没有抽回手,反而对他露出了一个温柔而肯定的笑容。
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将他苍白的脸颊映照得有了几分血色。
[滴!
关系突破!
成功确立恋爱关系!
实习任务第一阶段完成!
释怀能量开始初步积累……] 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带着欢快的节奏。
但我暂时屏蔽了它。
此刻,我只是看着眼前这个因为一个简单的牵手和话语就激动得眼眶微红的青年,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真实而滚烫的温度。
好吧,实习恋爱,似乎……真的开始了。
而下一步,我知道,将是见证他如何走向那场彻底改变他命运的超级士兵实验。
我的存在,又会给这段己知的历史,带来怎样的变数呢?
我回握住他的手,轻声说:“史蒂夫,无论前路如何,我会在这里等你”